盘点:2022生物药研发管线
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•

新药上市获批数下降,创新药步伐依旧
截止2022年,我国临床阶段的生物药研发管线近2100个,同比增速22%,约占全球管线的20%,在全球中仅次于美国。从研发阶段看,处于一期的最多,占37%。全年NMPA共批准了18款生物药上市,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,主要源于疫苗和抗体的获批数下降。

图片来源:华领医药
从获批的所有创新药看(包括生物药和小分子),22年获批18款,相比21年的43款也有大幅下降,但创新的步伐并没有减缓,18款创新药中生物创新药占6款,另外还不乏一些First in class和Best in class产品,如康方生物的全球首款PD-1/CTLA-4双抗及华领医药的全球首款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。
图表1:截止2022年生物药不同阶段研发管线

数据来源:医药魔方
图表2:2022年抗体和疫苗上市个数均同比下滑

数据来源:医药魔方
抗体药靶点依然集中,依赖于成熟路径
在国内所有研发分子中,靶点最为集中的仍为HER2,TNF-α,PD-(L)1,VEGF等大靶点,一些新兴靶点如CD3,BCMA,IL6,IL23等也开始有企业申请注册,但目前数量还较少,大多企业出于风险考虑还是有路径依赖,走成熟靶点的研发之路。
图表3:国内Top10抗体药物靶点的管线数分布

数据来源:医药魔方
反观全球数据,22年在研药物靶点总数有1952个,比21年的1858个多了近100个,创历史新高。而2021年更是新药靶标蓬勃发展的一年,达到了131个。
2022年,药物的靶点榜首为CD3,取代了连续夺魁的HER2,药物数量从2021年的149种增长到199种。大热靶点PD-1的管线也在扩增,稳居第二,CD19由于被广泛应用在CAR-T细胞疗法中而越居第四,成为主流。
图表4:2022年全球热门靶点管线分布

数据来源:Pharmaprojects
2022新获批上市的抗体药物中,国内一共获批8个,其中4个属于创新药,包括一个双抗药物,靶点集中在PD1和TNF-α。
图表5:2022年中国获批抗体药物

数据来源:医药魔方
美国获批10个,其中有4个双抗类药物,分别是tebentafusp、faricimab、mosunetuzumab和teclistamab,以及1个ADC药物(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)
通过对比上市抗体的靶点情况可以看出,国内的创新仍然主要从创新药数量上发力,而美国的创新开始从新靶点,新作用机制上体现。
图表6:2022年美国获批抗体药物

数据来源:Antibodies to watch 2023,(截至2022.11.18)
细胞与基因疗法成为研发热点
在经历了接近10年的沉寂之后在近几年来迅速崛起,细胞与基因疗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。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,在最近几年里,细胞与基因疗法的数目呈爆发式的增长趋势。

图片来源:Healthcentral
随着中国药物研发的逐渐崛起,中国在前沿治疗领域布局迅速增加,目前中国细胞疗法临床研究登记数量位居世界第二,包括CAR-T、NK细胞、BCMA靶向疗法等领域。目前国内已有两款CAR-T疗法获批,为复星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。
截至2022年,全球细胞和基因疗法的药物研发数量超过2000项,2022年获批数量创下新高,共有8款。AAV是基因疗法中最常用的病毒载体,细胞疗法中最常用T细胞。
图表7:国内临床阶段细胞与基因疗法管线增长迅速

数据来源:医药魔方
图表8:2022年全球获批的细胞基因疗法

数据来源:EMA官网、FDA官网
细胞基因疗法的适应症以罕见病为主。由于罕见病人群狭窄,叠加生产成本高昂等因素,往往定价不菲,使得其市场容量受到限制。例如蓝鸟生物的Zynteglo在美国定价280万美元,Skysona定价300万美元,CSL Behring的Hemgenix定价更是达到了350万美元,成为全球最贵的药物。

虽然定价高,但从国外已有基因疗法纳入国家医保的先例来看,国内医保也有望对基因疗法放开,在商业医保基础上形成补充,将极大地增强罕见病药物研发企业的信心,新兴疗法的市场有望扩容。考虑到丰富的早期管线储备,预期国内将有更多的细胞基因疗法陆续上市。
结语
纵观全局,尽管新冠疫情为全球新药研发带来了各种困难,但无论从研发规模、申办方数量、研发进展,以及治疗领域等均呈积极的发展态势,特别是中国作为一股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,不断扩大其在全球的影响力。

但在源头创新方面还任重道远,尤其在政策面的国谈和国采双杀的逻辑下,中国药企仍旧需要不断创新转型。以及在国内市场有限,药物靶点扎堆的环境下,中国创新药需不断与国际接轨,寻求差异化。
